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院士: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者:齐鸣发布时间:2017-03-22浏览次数:1094

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院士:综合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本科教育内涵发展,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的迫切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吉林大学注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遵循现代大学办学规律,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即:构建学科综合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五种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途径;朴实厚重,追求卓越,彰显具有四实品格的本科人才特质,努力办好让党和国家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和广大师生员工满意的高等教育。

一、形成学科综合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2年,吉林大学提出了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育人理念。“志高远、敢担当”,从树德立志的层面,砥砺学生的卓越品格;基础厚、能力强,从专业发展层面,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我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一理念,既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也是本科教学改革的根本取向,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目标方向。为此,学校坚持以三种环境建设为主线,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土壤和环境。这三种环境是: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发挥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的学科综合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鼓励个性化成长的创新环境;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实现校内外、海内外育人一体化的开放环境。

1.营造学科综合环境,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创造交流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校区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是高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校从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入手,整合、挖掘和拓展综合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成长条件。

一是丰富通识教育资源,搭建多元化课程平台。学校重视为学生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搭建满足不同学科需要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学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标准,先后组织制定了七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结合、主修制与辅修制结合。在通识教育层面,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将全校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作为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开设跨校区、跨年级自由选修的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近300门,引进校外优质在线课程30余门。在学科专业教育层面,搭建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为学生奠定厚实的学科基础,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跨学科教育培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大量的辅修专业教育、第二学科学士学位教育,提供复合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条件。2010年以来,学校建立起系统化的双学位教育体系,面向全校开设了36个双学位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每年有700余名本科生获得国家认可的双学位证书。在学生继续深造方面,学校于2005年起实施跨学院、跨学科保送硕士研究生制度,每届有50余名本科生获得在本学科之外的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机会。在专业培养方面,学校于2007年起,着眼复合型人才培养,先后开办匡亚明班、唐敖庆班、李四光班、半导体物理试验班、医事法学班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三是建设基础教学园区,优化多学科育人环境。学校于2010年正式启用基础教学园区,调整公共基础教学资源布局,统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优化多学科育人环境。2015年,在原有地学部和白求恩医学部学生入驻的基础上,农学部新生也进入基础教学园区培养。十二五期间,基础教学园区李四光教学楼、实验楼全面投入使用,相关学院及公共基础实验中心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大学物理、动物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全部在基础园区授课。

2.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完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给予学生系统、广泛的创新实践机会,是发挥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学术优势,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校从营造良好的创新育人环境入手,整合、挖掘和拓展研究型大学的优质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下的成长条件。

一是构建三层次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按照围绕一个核心、体现两个注重、强化三种设计、坚持思四维结合的总体思路,注重创新实践的综合创新、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强化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实验类型的科学性设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思想培养与实践动手训练相结合、限制必做与自主选做相结合、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等四个维度,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实践教学贯通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方面,体现从基础实践层、综合实践层到创新实践层的递进性、系统化。

二是创造学生广泛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机会。2005年学校将课外培养计划正式列入本科培养方案,实现了学生课外创新教育实践的系统化和制度化。首先,构建起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创新性试验计划体系,引导本科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2007——2016年,本科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数量及学生参与率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每年参与的本科生达到5000余人。十二五末期,当届参与学生比例达40%以上,2016年达52%。参与“大创”已成为我校学生喜爱的必修环节。其次,建立了覆盖面宽、学科交叉的多层次、系统化学科竞赛体系。上述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凝聚理工科优秀青年教师,成立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青年学术沙龙、开展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校加强对科技类学生社团的扶持,以大学生科技协会为依托,构建了学术讲座”“人文·科技论坛”“学生学术报告会等形式的校园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活动体系。

3.营造开放环境,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营造良好的开放教育环境,广泛引进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给予学生广泛的交流学习机会,是我校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开放优势,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为了实现内外部环境的生态化,逐步扩大在校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

一是营造广泛的国内外开放环境。学校通过与国内一流高校签署本科生合作培养协议,使学生可以在合作高校间实现互访。截至2016年,学校与国内22所高校达成了本科生合作培养协议,互访学生达到1308人次。学校陆续建设了一汽集团、大庆石油钻探公司等9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每年向企业派出实习实训学生达3000人。学校不断开拓协同育人新平台,与中科院等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每年通过保送研究生、本科实习实训等方式,推动学生赴中科院深造研修。

二是营造良好的海外开放环境。学校为学生广泛搭建国内外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有更多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签署了联合培养双学位10余项;通过多种方式,派出学生分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海外一流高校交流研修。2012年以来,学校每年聘请600人次以上的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了数十场国际学术会议,学生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掌握国际学术前沿与动态。同时,学校每年招生超过2000名学生来校就读,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畅所欲言,谈论世界之中国和中国之世界。

二、探索建立五种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途径

我校秉承多元化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了学术型、卓越应用型、管理型、国际型和创业型五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在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强化试点建设,逐步建立适应的体制机制,将全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向深入,加快整体创新培养环境的生成。经过几年发展,五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使每一类拔尖人才以改革高地的姿态呈现在师生面前,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1.改革试点启动

2012年,在整合、重构以往试点项目基础上,学校凝练改革经验,进一步构建了以培养“学术型、卓越应用型、管理型、国际型、创业型”五种类型人才为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几年来,各类教育培养计划和校内教改试验班等改革试点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3个),参与改革试点的在校生人数达到1404人,占本科生总人数的3.4%

2.改革试点不断深入

试点计划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学术型、工程应用型和管理型试点班全面实施导师制,开展小班化教学;数理基础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公共外语课、军事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类课程采取了新的教学模式;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让新生入学近距离体会大师的治学精神;养成自主学习观念;提供更加柔性的制度环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增加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其中唐敖庆班学生国外学习机会达到100%。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确立了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因材施教、特殊培养培养方针,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强化工程学科基础,实施工程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构建工程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在管理型人才培养方面,加强跨学科专业平台、企事业联合培养平台、政府合作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的同步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广泛适应能力;在国际型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全英教学模式,引进海外优质资源;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的海外交流机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核心能力培训,形成推崇创新、鼓励创业的文化环境。

3.改革成果初步显现

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截至2016年,唐敖庆班学生共发表SCI检索文章近百篇,其他核心期刊检索文章40余篇。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累计建立企业实训基地6个,建立联合实验室1个,聘请企业兼职教师44人,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60余项。卓越计划学生共获得国家创新实验计划资助8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ACM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创新实践类竞赛奖励40余项,申报(含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近30项。在管理型人才培养方面,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社会活动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在国际型人才培养方面,2014年暑期我校有300余名本科生通过各类项目赴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交流研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校涌现出一批创业先进典型,学生在各类创业竞赛中屡获殊荣。20157月,我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68月,我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学校。

三、朴实厚重,追求卓越,彰显具有四实品格的本科人才特质

长期以来,我校毕业生以具有“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品格和良好素质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得益于学校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严字当头,实在其中的治学品格,以及卓越精神与崇高责任的理想教育,体现于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之中。

1.“字当头,在其中,用严谨治学的育人精神构建四实品格的长效机制

求真务实孕育了吉林大学严谨的学风。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唐敖庆校长就提出要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这已成为吉大人的座右铭。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始终将培养具有扎实、务实、朴实、踏实精神品质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我校的毕业生学业基础是扎实的,工作态度是务实的,为人处世是朴实的,工作作风是踏实的。四实品质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近年来,学校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吉大校风,用字表征吉林大学的气质,强调在务实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已成为吉林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的座右铭。

我校坚持从严治教,从教风和学风抓起,保证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严要求的一系列做法,直接推动了勤奋、求实、严谨、创新优良学风的形成,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用扎实的教育过程,为培育学生四实品格奠定了稳固基础。学校具有注重本科学生基础教育的良好传统,加强学生人文和科学基础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对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学校的每一版人才培养方案都记载着学校各个阶段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格、教学管理制度和本科教学经验,每一次升级都凝聚着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变革和教学改革的成果,都展现着教学事业的进步,弘扬着吉林大学的特色。为此,吉大毕业生富有实干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行业中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为社会所广泛认可。

2.“追求崇高,牢记责任,用理想和使命意识培育四实品格的人生境界

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守正创新的学术传统。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吉林大学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力推行旗帜工程、人生导航工程、创新实践工程、文化塑造工程和职业准备工程,育教于活动之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等思想政治教育类社团的建设,成立了吉林大学红色社团联盟,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发挥《吉大青年》等新闻舆论阵地作用,开展千班万团共筑吉大精神、征集吉大故事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学部曾先后培养出10位院士,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对学生有很好的思想教育传统,培养学生热爱、立志”“以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思想,培养他们为地质献身的精神。

学校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崇高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吉林大学组织千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到乡村、厂矿、社区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医疗卫生服务、农业科技推广、企业帮扶、文化艺术、法律援助、科普宣传、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并初步形成品牌。2014年,我校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得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肯定,并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联合会评选表彰的中国最美志愿者活动中,作为团体荣获最美志愿者称号。

总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必须不断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整合机制,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和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和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