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走入国内高校,并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教育模式和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稳,面临着诸多困境。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致力于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推广,他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一文中详细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作用以及本土化道路的方法,该文经编辑后已发表于《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第11期(总第315期)。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现将此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和《建设中国的通识教育之路》。
以下为文章第三部分《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
虽然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植于西方文化,但其具体措施却和意识形态关系不大。通识教育在英美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
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教育都是具体社会中的教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也不仅要让他们获得能力,更根本的是,教育和文化及价值观紧密相联.通过教育,一个人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谁,以及他(她)在世界和宇宙中的位置。教育的目标是让一个人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生存、生活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现在常常被人忘却,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不承认或忽视这一根本因素,就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巨大且难以弥补的伤害.从通识教育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为美国利益服务固然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但通识教育的措施的确有效提升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并在事实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能力。 看清楚通识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不意味着通识教育思想不能为我所用,恰恰相反,如果通识教育能够有效解决美国社会面临的具体问题,那么,只要我们能够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实现创造性转化,也一定可以改善和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 特别是,虽然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植于西方文化,但其具体措施却和意识形态关系不大。通识教育在英美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
凝聚社会共识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凝聚社会共识。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人们往往关注通识教育的实现模式和具体措施,却忘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 美国顶尖大学之所以在二战之后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是因为这些大学的领导者们深刻地意识到,二战后的重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威胁是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所导致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分裂和社会的对立。[14]日益严重的专业主义加强了社会的离心力。专业化越强,社会的离心力越大。为了克服这种离心力,需要通识教育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无论世界再多元,它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必须统一.
社会需要共识,今天处在剧烈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尤其需要凝聚自己的社会共识。一个没有共识的社会意味着迷茫、分裂、对立和动荡,使国家和社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使人们缺乏安全感,加重焦虑感,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相反,一个有着广泛共识的社会则意味着目标坚定、和谐统一和稳定踏实。社会共识不会从天而降,它源于人们的利益诉求,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顺应这种利益诉求而主动凝聚.
辨别并判断价值观
凝聚社会共识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现起来非常艰难。不是说有了一个目标,人们就会自动去实现这个目标。目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对于目标的认识和认同,而这种认识和认同又源于人们的基本价值观以及内心的想法和判断。在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你的选择是什么?学生对此必须能够鉴别并做出判断。
要想能够鉴别并做出判断,首先必须了解这些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它们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专业教育要么无法提供,要么很难提供,只能依靠通识教育。对于大多数专业人士来说,“是什么”往往要比“应该是什么”重要得多,尽管在许多专业领域后者也同样重要。比如,在物理学领域,教授和学生更关心的问题是原子能是什么,但是否应该制造核武器以及什么时候应该使用核武器之类的问题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虽然后者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影响更大。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鉴别价值观并做出判断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但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有些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比如,不能杀人、偷盗和**,等等;但有些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就不一定那么泾渭分明。实际上,价值观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社会之中,正确与否也总是反映这个社会中的人群的主流认知与理解。
因此,美国顶尖大学之所以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开设关于“人类文明”的核心课程,并非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之间的异同,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不同文明和价值观的比较,树立起学生对“正确的”西方价值观的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起到了以往宗教的功能。
通识教育的真正厉害之处在于,首先,它毫不讳言自己的教育目标。有些人认为美国大学把价值观教育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背后来欺骗学生,这种认识要么是愚蠢,要么是天真。其实它一点儿也没有隐藏过;
其次,它允许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比较。最顶尖的大学通常要求学生阅读《资本论》原著,并且聘请最权威的马克思主义左派学者组织教学和讨论;
最后,它没有将任何结论强加给学生,却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符合美国利益的价值观。这的确是下了一番真功夫的。
目前,一些中国大学仿照英美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也开设了诸如“西方文明”、“东方文明”之类的课程。然而,讲述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文明并非是我们的目的——虽然它也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人类社会不同文明和价值观的比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理解体悟中华文明的价值,明白中国道路选择的意义,从而树立起中国文化的自信。这才是通识教育帮助学生辨别各种价值观并形成判断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这项工作并不容易,但非此就不可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表达与交流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是鲁滨逊,他(她)必须要和他人打交道,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生活。即使是在家庭之中,一个人也需要和另一个人沟通和交流。沟通交流能力既来自先天的性格,也和后天的培养教育密切相关。通过教育,一个原本内向羞怯的人也可能变得开朗大方,易于沟通。然而,目前的教育体系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关于沟通交流方面的必要训练。一方面,中学阶段紧紧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教育,使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传授和应试训练上,学生没有机会甚至没有时间去和他人交流。进入大学之后,专业教育和陈旧的教学方式进一步限制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从本质上说,专业教育更强调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尽管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重视团队合作,但学术研究的基本方式,例如读书、思考、作实验,等等,更多体现为一种个人行为.这一点在人文学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大学越强调专业教育,学生就越难以获得沟通交流方面的训练,除非教学培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演讲式大课中,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不仅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很难有交流的机会。学生只能在课堂之外也就是在校园文化中寻求有限的交流。问题在于,校园文化是一种相对低效且缺乏系统性、稳定性和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如果不能在学校教育里最重要的课程中有效提高学生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教育就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
通识教育不仅意味着一系列看得见的课程,它也意味着一种看不见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它要帮助学生变得更加成熟。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表达:首先,有没有勇气开口说话;其次,能不能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三,能不能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进行分析判断,而不会误判;最后,是否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负责。所有这些都不可能通过其他机构和专业教育来实现,只能依赖于通识教育。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理念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在大学里学完所有的知识,应付毕业之后的所有事情。大学教育必须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专业教育在提供终身学习的能力方面的贡献令人怀疑。人们之所以需要终身习学,是因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出大学的专业领域,必须要运用新的知识才能解决。当然,专业教育所训练出来的思维和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正是专业教育的价值所在——但这种作用往往具有局限性。
专业教育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使人们既难以在事物之间建立普遍联系,也难以从专业之外的视角去审视分析问题,更难以应对科学技术发生颠覆性革命之后的变化。
事实上,强调知识传授的专业教育为我们勾勒了一副充满讽刺意味的画面:那些生活在现在的人们正在自信满满地用过去的知识去教育将要生活在未来的人们。这样的教育能够使他(她)们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吗?
通识教育恰好弥补了专业教育的不足。通识教育并不专注于知识和内容本身,它关注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关注“是什么”相比,通识教育更关注“为什么是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为什么”本身就意味着未知,这和他(她)们未来将要面对的问题在性质上是类似的。
因此,在自己试图回答此“为什么”的同时,他(她)也就知道了面临彼“为什么”时应该怎么办。如果说,专业教育教给学生的是“鱼”或者“渔”的话,那么,通识教育教给学生的就是“荃”——“荃”或许是更为基本的东西。
丰富人生 虽然许多学生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但未来的人生并不完全由工作组成。况且,一份收入优渥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带给人幸福和快乐。除了工作之外,人们还需要闲暇,在闲暇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物质享受所带来的乐趣是短暂和浅薄的,当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人往往会陷入更大的空虚之中;更长久充实的乐趣源于人精神上的愉悦,它存在于艺术和体育之中。
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必须要掌握某种艺术或体育的技能——当然掌握了也没有坏处——而是说,一个人应当从欣赏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生活的趣味。它们滋润着人的心灵之花,使它不致枯萎。
更重要的是,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每个人都希望如此,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到达成功之巅的喜悦往往只是一瞬,然而此前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却是生命中的常态。
在身处逆境和困顿的时候,那些伟大的文学、音乐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能够为我们提供希望、勇气、力量和智慧以及对人类的热爱。专业教育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却很少为他(她)们带来智慧。
我们之所以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非是为了获得文学史的知识——那是专业教育的内容——而是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某种富于同情的方式体会人类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克服艰难险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和崇高,从而帮助自己培养类似的高贵品质,克服类似的人生困难。
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
无论是凝聚社会共识、辨别判断价值观,还是表达与交流、终身学习,亦或是丰富人生,这些通识教育的目标很难或基本上不可能通过专业教育实现。不是说专业教育一定不包含价值观,也不是说专业教育一定不会提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以及丰富人生的技能,而是说,因为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某一领域的学者或专家,这种与生俱来的狭隘与僵化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过于沉浸在专业知识的窠臼之中,并且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傲慢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识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平衡,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重新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从而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